福建自贸试验区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全面复工复产,让经济指标尽快回升,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。
省商务厅(自贸办)在牵头制定推出“两稳一促”26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的部署,即将推出“升级版”的政策文件,自贸试验区将持续加大改革探索,释放改革红利,发挥好稳外贸稳外资的示范引领作用。进一步落实百名处级干部挂钩帮扶企业机制,有33家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,在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商务发展服务小组的推动下,企业反映的用工短缺、防疫物资不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,为产能和供应链加快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中国(福建)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完善功能,上线“抗击疫情 中小企业外贸企业服务专窗”,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;开展线上融资业务,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最短4个小时即可完成授信审批等金融业务流程。3月13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福建自贸试验区前两个月外资增长149.5%,受到通报表扬。
三个自贸片区立足实际,各“自”侧重,各“自”出招,全力推动稳外贸稳外资落到实处。
平潭片区充分利用开通“平潭—高雄”货运直航航线、获批金井港区进境水果和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、建设台湾农渔产品进口集散中心、启用两岸检验检疫电子互换与核查系统等优势,扩大对台特色商品进口。目前,“台北快轮”从台湾到平潭仅需5.5个小时,一船300多吨的水果和200多吨的冰鲜水产品进口通关仅需3小时左右,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全国各地。
借助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利好,平潭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全链条发展,区内已集聚企业近百家,去年跨境电商进口入、出区货值分别同比增长37%、63%,快件进出口货值增长115%,增速位居全省前列。今年以来,片区着力打造“平潭—台湾—全球”海空联运的黄金通道,将带动全年进出口货值突破50亿元。
针对台资企业多的特点,平潭专门出台了支持台资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9条措施。3月18日,片区拉开第一阶段产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帷幕,“云签约”25个项目,总投资达139.6亿元,其中,台湾颜老五国际有限公司准备投资10亿元,建设中国(平潭)两岸创新企业港项目,打造集办公、科技研发、双创孵化、展示交易、健康体检为一体的两岸大健康全产业链智造新城。
一批在建台资项目也正加紧推进建设。育达苏菲亚双语幼儿园进入主体施工阶段,力争6月底前竣工,建成后将引进台湾优秀学前教育模式及一批台籍、外籍师资,提升平潭学前教育水平。台胞社区项目实行台企设计、台企施工管理、台胞购买、台企物业运营及管理,开国内之先河,将建成具有台湾特色、符合台湾标准的高品质台胞生活区。
随着旅游、医疗、教育、交通、环保、农业等领域持续扩大对台开放,越来越多台资企业选择落户平潭。目前,已有62家台湾建筑企业、7家台湾环保企业在平潭备案,承揽或参与近40个公共工程项目;10家台资旅行社、6家台资专科医院及个体诊所、3家台资学前教育机构注册落地。
编辑 | 郑妩艳 审校 | 陈德提 供稿 | 自贸政策研究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