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作为“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‘’、‘’中国百强外贸城市”,制造工业发达,规模集群庞大,产业链完整,工业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。泉州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规模产值近2000亿元,泉州工程机械制造相关企业1000余家,特别是工程机械行业更是作为南安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名闻世界。
↑↑↑地处泉州鲤城区紧临高速西出口的泉州鲤城工矿汽配城周边聚集280余户商家在此经营工程机械配件并热销国内各大售后市场。
↑↑↑泉州海西汽配市场20余户工程机械配件商户在此分散经营。
↑↑↑交通便捷,场地宽阔的南安成辉工矿机械城聚集着180余家商户在此从事工程机械配件及品牌整机销售,并把泉州制造的底盘件销往全国各地。
工程机械作为南安的支柱产业之一,产业基础雄厚,滨江基地更是拥有200余家机械制造生产企业,百余家外贸出口型企业。成裕、宏盛兴、聪勤、联骏,盛安、宏楷、煌盛达、泉航、澳威斯、凯沃等企业生产的各类工程机械配件“品牌荟萃”并远销世界各地。据统计全世界百分之六十的工程机械底盘件(四轮一带)在泉州输出,中国各省市后巿场百分之九十的工程机械底盘配件均贴有“泉州制造”。三一重工、徐工、龙工,韩国的大宇、现代,日本的小松、日立等大型主机品牌企业也曾在泉州指定配套生产零部件。
疫情发生以来,多数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唯有机械行业仍然逆势上涨,复工率达100%,据泉州机械配件行业协会初步统计,1-6月份产量比重增加6%。随着行业技术的改造,不断提高自动化生产,泉州机械制造业将进一步完善提升质量及品牌效应,力争向千亿产业阔步迈进。
泉州自主生产研发的“主机品牌”企业正在海内外强势崛起,随着泉州各大主机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,也在“倒逼”着配套企业不断提升质量品质并与之长期供应,未来泉州制造的工程机械底盘件将逐步提高全球各大后市场+配套供应的占有率,并突破底盘件生产向全车件生产的延续,并最终覆盖全车件的“泉州制造”。